3D打印那些事儿(四)打印一个3D模型
- 1001
- 0
咱们前面絮絮叨叨了那么多,终于来到了最重要也最有趣的部分:如何真正的打印出1个3D模型。
第一步:当然是需要有一个3D模型文件了。适用于FDM型3D打印机的通常是.stl或.obj文件。.stl文件更为常见一些。
有N种方法可以获得.stl或.obj文件:
1. 有一些3D扫描仪或扫瞄应用支持扫瞄后输出.stl文件(目前大多数的扫描仪都需要扫描后经过特殊软件调整,处理之后才能输出.stl文件);
2. 使用3D建模软件/应用/在线平台来制作一个.stl文件,可以参看方片3的“盘点免费3D建模软件”一文。
3. 最简单方便的办法:去诺研3D打印服务3D模型库下载一个。
第二步:将.stl文件交给一个切片软件处理。
什么是切片软件呢?如果你理解了我们之前叨叨老半天的FDM工作原理的话,你就应该知道,打印机是将材料一层一层叠加起来的。而切片软件的作用就是将一个3D模型(.stl文件)按照你选择的打印层厚度,切成成千上万片。
打个比方:你要打印一个400毫米高的物品,你选择打印的层厚度是0.1mm,那就意味着你需要切片软件给你将3D模型文件切成4000片。
切片软件还负责告诉打印机喷头,每一层从什么位置开始,到什么位置为止,中间经过哪些路径,换言之,切片软件被用来计算3D打印时的打印路径。所以切片软件算法的好坏对打印结果非常重要。一款好的切片软件,应该能够按照你的模型计算出打印时哪些地方要实心,哪些地方要空心,打印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支撑结构来保证物品不变形,等等。简单易用的切片软件,往往对0.2mm层厚度以下,或者形状复杂一些的高精度打印支持得不是很理想;而功能强大的切片软件往往复杂难学,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调试。作为3D打印爱好者的我们也就只能一边学习一边盼望一款功能强大又容易上手的切片软件的出现了。
文章写到这里,相信大家也明白了,并不是说你下载到一个3D模型文件(.stl)之后,就可以直接送到打印机里去进行打印了。你需要先将.stl文件进行切片,然后才能送进打印机。当然,现在有一些将模型编辑和切片整合到一起的软件,比如Makerbot的Makerware, skeinforge,cura等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免费的切片软件”查看介绍。
切片完成之后你的3D模型就变成了G-Code (机能指令,或G指令),可以通过SD卡或别的什么传输方式插入打印机 进行打印了。G指令指的是一种数控程序,用来指挥打印机的行动。具体来说,就是告诉打印机的XYZ轴该从哪儿开始,往哪儿移动,速度多快,还有从哪条路径移动过去。虽然G-Code从理论上说应该是标准通用的计算机语言,但是针对不同的打印机和打印设置(例如:不同型号的喷头,不同打印精度的设置等等),往往需要有针对性的制作G-Code,这就更增添了挑选切片软件的复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