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用3D打印技术造出活性肝组织

  • 735
  • 0

日本东京大学药物研发系的一支团队近日成功通过一种免支架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了有活性的肝脏组织,而它们不但能存活较长的时间,而且能表现出正常的功能,因此可以被有效用于药物的开发与测试,或是帮助医生探索肝病的成因。


这项研究可谓一大突破,因为在此之前,大多数类似的研究都是采用2D培养的方法来复制肝组织的。此法虽然可行,但无法令复制出的肝组织长期维持功能,而这就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另外,这种方法造出的肝组织也缺乏真正的3D结构。支架虽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却无法实现较高精度。


言归正传,东大团队目前已经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感兴趣可以点击下面的附件下载) — 3D打印的肝组织可以维持药物代谢功能至少7周,同时保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病理状态至少3周。另外在培养至少3周后,它还可以在培养基中分泌出胆汁酸,11周后更是能通过胰岛素成功调节葡萄糖的产生。这样的结果显示出了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十分令人惊喜。


值得一提的是,东大团队用来打印肝组织的是有名的Regenova生物3D打印机。这款由Cyfuse Biomedical公司开发的产品迄今为止已经在多项生物学研究中有过精彩表现。

更多内容,请关注“诺研3D打印服务网3D打印资讯”公众号,或扫描下方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