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一附院完成中国首例3D打印颅骨修复手术

  • 1083
  • 0

聚醚醚酮颅骨置换1新华网转载中关村在线的报道,2013年8月17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最新的医用植入级聚醚醚酮(PEKK)材料结合3D打印和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工科技,成功的为一位病人进行了颅骨缺损的修补和固定手术。主刀大夫为该院神经外科主任王德茂教授和陈伟医师。院方称此次手术也是全球第一例完全应用聚醚醚酮材料进行的颅骨修补和固定手术,为今后利用CT、核磁下无伪影、3D打印和CAD科技相结合的应用提供了首批参考案例。

报道中说:“以往由外伤或其它原因所致的颅颌骨缺损,通常采用纯钛材料加工成的平面钛网用于颅颌骨缺损的修补,钛合金材料加工的螺钉固定钛网于颅颌骨的外表面。缺点是无法真正实现颅颌骨缺损部位的完美再现,只能依据缺损部位的大致曲率,实现平面塑型,而眼眶、颧弓等结构复杂的部位更是无法实现三维立体塑型。临床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对于患者术后影像复查和诊断要求越来越高,但作为金属植入物的纯钛及钛合金材料制成的产品在影像下存在伪影,遮挡了手术区域,所以极大影响了临床对后续病情的判断和诊疗,甚至会造成病情的延误或是不可挽回的后果。特别是脑出血、脑肿瘤、脑血管病变等疾病患者,术后影像检查对病情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重大意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王茂德主任为首的科研团队,在基于医用植入级聚醚醚酮材料无毒、质轻、耐腐蚀,在影像下无伪影,是目前与人体骨骼最为接近的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反复的试验以及大量的数据重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缺损颅颌骨任意复杂部位的三维立体重建和修补的再造术。弥补了钛网用于颅颌骨修补的不足:目前只需把患者术前CT的原始数据输入三维软件的重建,将聚醚醚酮材料应用3D打印和CAD加工技术就能制造出完全符合每个病人生理解剖曲率的个性化的缺损颅颌骨材料,和原有的颅颌骨厚度轮廓曲率外形尺寸完全一致。王茂德主任为首的科研团队,又成功开发出了聚醚醚酮材料制成的固定用的颅骨锁产品,配合聚醚醚酮修补材料使用实现了完美结合。此次手术的成功,真正意义上开创了新技术新材料在颅颌骨植入领域无伪影化在临床的应用,从而造福更多的患者。”

颅骨修补手术2当然,中国并不是首个将聚醚醚酮材料带入医学临床案例的国家,早在今年二月,美国的Oxford Performance materials(OPM)公司就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颁发的用聚醚醚酮聚合物制作颅骨植入物的许可。今年3月,美国就已经有用聚醚醚酮材料的植入物替换患者75%颅骨的成功案例。虽然小编不知道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的手术方案,但是OPM公司的颅骨修复案例采用的是一台德国EOS公司出品的P800型SLS(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机,再结合患者的CT和MRI扫描结果快速打印制作的。今后,聚醚醚酮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也绝不会仅仅局限在颅骨,而将很快运用到股骨、膝盖骨等其他人体骨骼的修复手术中去。在谈到首例颅骨植入物的成功案例时,OPM公司的总裁Scott Defelice说:“如果你可以在贴近大脑的地方植入一块人造颅骨,那么在人体其他部位植入人造骨骼的技术难度应该都是可以克服的。”


(新闻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FDA验证通过新的3D打印材料,非金属人体植入物

(本文作者为"fangpian3",最初发表于fangpian3.com,该网站现与诺研3D打印服务网合并为同一网站)